(网经社讯)导读:拼多多、淘宝、京东等平台相继宣布全面取消“仅退款”政策,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“消费者保护盾”,在四年间逐步异化为“商家绞索”。如今终于“靴子落地”,取消“仅退款”究竟有哪些深远意义?(详见网经社专题:https://www.100ec.cn/zt/diansubao/)
出品|网经社
作者|可乐
审稿|云马
一、电商巨头告别“仅退款”
4月22日,拼多多、淘宝、抖音、快手、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“不约而同”宣布调整“仅退款”政策,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,将由商家自主处理。今年“两会”期间,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释放了强烈的信号,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,造成商户“货款两空”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。
事实上,“仅退款”政策不仅存在于这几家知名电商平台。早在去年7月23日,全国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“电诉宝”联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起国内首个“电商平台‘仅退款’调查行动”,并上线了国内首个电商商家“仅退款”第三方投诉通道,最终于9月4日发布国内首份《2024年电商平台“仅退款”调查报告》(报告下载:www.100ec.cn/zt/24jtk/)。
不仅如此,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例行发布《2025年Q1中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报告》(报告下载:https://www.100ec.cn/zt/dspty/)中,有超过17家电商平台均涉及“仅退款”等行为,如拼多多、抖音电商、淘宝、京东、天猫、快手电商、全球速卖通、1688、微信电商、闲鱼、美团、苏宁易购、阿里巴巴、BOSS直聘、万师傅、孔夫子旧书网、小红书等平台均存在“仅退款”等商家投诉。此外,饿了么、temu、中免日上、亚马逊、考拉海购、阿里巴巴国际站、飞猪等平台也涉及类似投诉。
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认为,平台取消“仅退款”的核心动因:本质是由监管铁腕与商家血泪倒逼的结果。这是一场政策合规压力与商业生存危机的共振,平台在监管合规与商户流失风险间选择尊重市场。而更深层的胜利在于:所有违背商业规律、践踏公平底线的“恶法”,终将在法治进步与市场觉醒的双重浪潮中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。我们与网经社等机构长达多年的联合诉讼、调研、上书谏言,正是这场“废恶法”运动的铁证。
(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宁波市新东方工贸CEO朱秋城)
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宁波市新东方工贸CEO朱秋城指出,“仅退款”不仅仅破坏商家合理利益,更破坏了电商生态的公平原则,是平台竞争白热化阶段,基于自身竞争压力与平台利益,牺牲商家合理利益,甚至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体现,其不为消费者,更不为商家,核心是平台获取流量客户黏性的一种手段。
朱秋城进而表示,“仅退款”的取消是民心所向,大势所趋。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面临各种各样困境,“仅退款”事实上是典型的内卷、典型的恶性竞争,是平台经济的陋习。从国家层面到企业,我认为这是英明之举,也是国家反内卷的有力举措,大快人心。
因此,早在2024年7月23日,全国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“电诉宝”(315.100EC.CN)联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起国内首个“电商平台‘仅退款’调查行动”,涉及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拼多多、京东、淘宝天猫、抖音电商等平台,并于9月4日发布《2024年电商平台“仅退款”调查报告》。
《2024年电商平台“仅退款”调查报告》主编、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,“仅退款”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后,在规定的时间内,如果对商品或服务不满意,可以申请全额退款的政策。但由于各平台介入增多,“薅羊毛”现象频发,因此商家不满激增,与消费者矛盾激化。
参与《报告》编写的丽水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主任、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逸霄表示,彼时,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电商行业的发展,保障消费者购物体验。“仅退款”服务的推出正是电商平台积极响应监管要求,提升售后服务质量的举措之一。然而,2024年七月下旬,“仅退款”舆论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,既有消费者对其便捷性和高效性的认可,更有商家对其滥用和负面影响的控诉。“电诉宝”数据显示,2024上半年退款问题在全国网络消费投诉中的占比高达28.49%,根据各个舆论平台搜索数据显示,“仅退款”问题被推向风口浪尖。
为此,8月1日,“电诉宝”上线国内首个电商商家“仅退款”第三方投诉通道(JTK.100EC.CN),为商家提供一个公正的维权渠道,并移交、督办入驻电诉宝的各大电商平台进行二次审核,减少错判误判,以应对日益增多的“仅退款”争议。截止目前已累计受理超过10000多起来自全国商家的“仅退款”为代表的投诉案例。
二、摆脱“自杀式竞争”
在“电商平台‘仅退款’调查行动”发起后,7月26日,淘宝宣布将优化“仅退款”策略,依据新版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,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。相关策略将于8月9日正式实施。策略上线后,对店铺综合体验分≥4.8分的商家,平台不会通过旺旺主动介入、支持收货后的仅退款,而是鼓励商家先跟消费者协商。
8月9日,淘宝开始面向全体商家正式上线“仅退款”优化策略。数据显示,策略上线首周,得益于商家售后自主权提升及“仅退款”异常行为识别模型升级,淘宝天猫全平台对“已收到货仅退款”场景的介入已减少20%,不合理“”仅退款”数量锐减。
10月10日,淘宝对外透露“仅退款”新策略上线后的相关数据。数据显示,新策略上线两个月后,淘宝日均拦截不合理“仅退款”超40万笔,不合理“仅退款”现象已得到相应治理。
2024年9月1日起,《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》实施,明确平台不得利用规则对商家进行不合理限制。这一规定被普遍解读为对“仅退款”政策的直接约束,标志着监管态度的根本转变。
(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)
董毅智表示,取消“仅退款”是电商行业摆脱“自杀式竞争”的关键一步,为行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过去,平台利用“仅退款”规则,迫使商家通过降价来保全口碑,这种做法不仅压缩了商家的利润空间,还导致了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。取消“仅退款”后,商家可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品质和服务升级中,而非无底线地降价竞争,从根本上改变了行业的竞争格局。
“此举必将重建商业信任基线,规则调整后,商家对市场的信心得到恢复,敢于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行业从‘比谁更便宜’向‘比谁更靠谱’转变,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也能倒逼平台责任回归,平台为了追求GMV数据的增长,不惜牺牲商家利益。取消‘仅退款’后,平台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责任,将重心转向服务赋能,如提升质检、物流等服务,以增强平台的真实竞争力,实现平台与商家的双赢。”董毅智补充道。
新质生产力产业联盟秘书长段积超表示,电商平台取消“仅退款”政策是行业反内卷的重要转折点,其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
一是“冤大头”松弛了:保护中小商家权益,缓解经营压力;
二是“羊毛党”哭了:重构行业生态,遏制规则滥用;
三是“上帝”未来会笑:平衡权益分配,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。
这一政策转向标志着中国电商从“流量至上”的野蛮生长阶段,迈向“生态健康”到“生态平衡”的高质量发展新周期,为千万商家提供公平竞争土壤,也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不过,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退休老师徐奕胜则认为,在商家特别是一些直播平台“夸大宣传”等造成消费者收货后很大差异的反差,完全取消“仅退款”有失偏颇,这是监管纠偏的过度反应,可能引发三个倒退:
一是消费者信任滑坡:88%用户认为“仅退款”是网购核心保障,贸然取消或导致客诉率激增;
二是劣币驱逐良币:缺乏快速退赔机制后,正品商家将面临更多“货不对板”竞争对手的挤压;
三是平台责任逃避:将裁决权交还商家可能激化矛盾,平台应通过技术手段(如AI质检、用户信用分层)完善规则。
三、“效率与公平失衡” 何解?
国内首个“电商平台‘仅退款’调查行动”发起人、国务院《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督管理条例》立法组副组长、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,电商平台中“仅退款”规则“叠加“自动跟价”“全网比价”等机制,形成恶性竞争,导致商家利润空间被压缩,部分商家因高比例退款陷入亏损。“仅退款”规则的初衷是提升消费体验,但其滥用已导致商家与消费者权益失衡,需通过技术升级、信用体系建设和政策协同实现“效率与公平兼顾”。
“如今仅退款退出,是电商规则变化的一小步,也是电商环境扭转的一大步。仅退款的歪风已经被大大遏制。意味着恶意买家滥用政策‘薅羊毛’的行为再也行不通了,这将大幅提升商家的经营积极性,优化营商环境,有望进一步刺激平台经济的消费热情回升。在这个基础上,政府监管部门因势利导,一锤定音,给所有诚信经营的商家吃了个定心丸。这也是今年电商营商环境的标志性事件,电商创业从此进入顺风局。”曹磊补充阐述。
(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恺浓)
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恺浓表示,当前电商平台投流竞价展示位问题、刷单炒信问题、虚假评价问题等均比较严重。这直接决定着商家能否快速对接消费者,尽快促成消费。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直接导致某些好商品消费者看不到,大量炒出来的质次价高的商品获得了大量订单。措施是优化算法、做到可识别违规信息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。
徐奕胜认为,当前电商矛盾本质是“效率与公平的失衡”,需通过精细化规则设计而非简单废除原有机制实现再平衡。监管部门应与平台协同建立“消费者保护-商家权益-平台责任”三位一体的治理框架,避免运动式政策调整对市场造成震荡。
“如建议对‘仅退款’可以采用‘分级制仅退款’,对高信用用户保留快速通道,低信用用户需举证审核;建立商户保险池,由平台与商家共担恶意索赔损失。”徐奕胜阐述。
无独有偶,广东省现代移动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文丹枫也表示,良性的电商生态,离不开买卖双方的共同信任与规则的公正执行。只有在公平可持续的交易环境中,商家才能安心经营,消费者才能放心购买,中国电商也才能实现长期繁荣。
“总的核心要义在于构建“技术+信用”双轮驱动的协同价值体系,前瞻性布局可聚焦联邦学习框架下的分布式信用价值互联,以及元宇宙空间内的沉浸式虚拟验货技术,需建立隐私保护与商业效率的动态平衡机制。”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张立平这样说到。
董毅智称,律师的战场不在法庭,在规则诞生的起点,作为电商行业律师,我深知恶法最可怕的不是掠夺利益,而是以“进步”之名腐蚀商业文明的根基。当平台用“仅退款”将商家逼成待宰羔羊,当算法霸权凌驾于《民法典》公平原则之上,这场战役早已超越个案胜负。
“仅退款”政策的取消,并非对消费者权益的削弱,而是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。这场由监管铁腕与商家血泪共同倒逼的变革,揭示了政策异化的根源,促进了电商生态的理性回归。
附录:
国内首个电商商家“仅退款”第三方投诉通道:JTK.100EC.CN
“电商平台‘仅退款’调查行动”:www.100ec.cn/zt/diansubao/
《2024年电商平台“仅退款”调查报告》:www.100ec.cn/zt/24jtk/
《2025年Q1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数据报告》www.100ec.cn/zt/dzsw251/
网经社在消费维权、立法等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,并得到有关部委、消协的肯定。如2020年网经社出席国家市监督总局在京召开的“互联网企业创建无传销网络平台座谈会”,发布国内首份《中国社交电商合规研究报告》;2017年承接浙江省工商局、浙江省消保委委托的“跨境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课题”;2016年承担承接国家工商总局和浙江省工商局“全国网络交易平台合规审查”调研课题项目;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、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,与《中国消费者报》举办的“促进电商发展指导网络消费”座谈会上,发布《2016年中国消费者网络消费洞察报告与网购指南》。2024年9月25日,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暨浙江《消法》实施办法修改座谈会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。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受邀参加,并获聘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专家。
2013年,网经社受邀出席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等举办的《支付业消费权益保护研讨会》,并做主题报告;发起“2010中国网络传销不完全调查”,并发布中国首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《2010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》,推动国家工商总局、公安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行动。
【小贴士】
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“电诉宝”(315.100EC.CN)运行10余年来,与全国近千家网络消费平台建立对接,影响1亿+网络消费用户,新系统实现一键投诉、24h在线、自助维权、同步直达、实时处理、进度查询、评价体系、法律求助、大数据分析等诸多功能。目前,平台“绿色通道”服务向广大网络消费平台开放,平台可自主申请入驻,实时受理、反馈和查询用户满意度评价。为了更好地营造公开、透明、健康的网络消费投诉环境,“电诉宝”公开版已正式上线,新 增用户投诉实时受理动态、月度平台投诉量TOP10、热点投诉地区、投诉榜(依据投诉量排行)等模块,让投诉过程透明化,一手掌握信息动态。